散步去10-仲夏奇妙夜
夜观大合集
左,下,右的物种分别为:北方艾蕈甲,萝纹蛾,巨锯锹甲,大蚰蜒,螽斯,菜蝽,油葫芦,中华大蟾蜍,中华大刀螳,中华剑角蝗,广翅蜡蝉若虫,象蜡蝉,斑腿蝗,斑衣蜡蝉,蒙古寒蝉,桑黄星天牛
继续在秋天发夏天的故事……
从6月到8月,3个月的时间,我自己(有时带上小毛和弟弟)陆陆续续参加了7次夜观。
暑热难耐的夏天,大多数人都只想宅家或是去避暑。
但其实家门外,城市的角落里原来有着这么丰富的世界。
夜观大多数在市郊。之前画过的萤火虫只是奇妙夜里的一小部分,而只要你留意,其他生物也同样精彩。
水边的草地上总是有蛙们跳跃而过。
个子最大的是中华大蟾蜍,俗名癞蛤蟆,这个浑身疙瘩,橙色眼睛的家伙足足有10cm长。因为个子大,所以行动也有点笨笨的。(照片由黄鹡鸰老师拍摄)
个子最小的是饰纹姬蛙,体长仅2cm左右。别看它饰纹姬娃个子小,叫声雀非常洪亮,明显超过上海其他几种本土蛙类。
走进林间小路,草丛里藏龙卧虎。
中华大刀螳总是默默地潜伏在那,高举着它的两只大钳子手。它是螳螂中体型最大的(7-9cm)。
棕静螳体型要小一些(4-6cm),杀手风采毫不逊色。(图片由黄鹡鸰老师拍摄)
直翅目大家族在夜里虫丁兴旺。
图片由黄鹡鸰老师拍摄
停在换锦花上的斑腿蝗,图片由黄鹡鸰老师拍摄
图片由黄鹡鸰老师拍摄
螽斯,又名纺织娘,北方叫蝈蝈,叫声好听。图片由黄鹡鸰老师拍摄
图片由黄鹡鸰老师拍摄
油葫芦?图片由黄鹡鸰老师拍摄
半翅目家族也热闹非凡
菜蝽有鲜亮的外套,图片由黄鹡鸰老师拍摄
图片由黄鹡鸰老师拍摄
中稻缘蝽,图片由同行队友拍摄
广翅蜡蝉的若虫非常小,有时凑近看了你还会觉得只是一小撮种子的白毛,感谢黄鹡鸰老师把它拍得这么清晰
图片由黄鹡鸰老师拍摄
目光往上移,大树上也熙熙攘攘。
可能是北方艾蕈甲,如果你在一棵树干上发现长了很多真菌,那么大概率也能发现它,因为真菌是它最喜欢的食物。
斑衣蜡蝉,民间俗称花姑娘,翅膀展开时可以看到后翅是鲜艳的红色。成虫飞行能力弱。在多种植物上取食活动,吸食植物汁液,最喜臭椿。盛夏里有时会在一棵树上看到十几只斑衣蜡蝉。图片由黄鹡鸰老师拍摄
桑黄星天牛,顾名思义,它的寄生植物主要是桑科,比如桑树,构树等等。
可能是刚刚羽化的蒙古寒蝉。夏天的晚上出门溜圈,运气好的话会遇上蝉在羽化哦。上海地区大约3种蝉,黑蚱蝉,蒙古寒蝉,穗牯(体型由大至小)。我曾经捡到过一只准备羽化的黑蚱蝉,可惜带回家看它使了半夜劲最后没有羽化成功。小伙伴们以后还是尽量不要把小虫子带离它们的生境吧,除非有高手指点有把握可以养活它。图片由董美麟老师拍摄
发了一堆图,夏夜另一大杀手部落还没有出现。
它们就是蜘蛛!敲黑板,蜘蛛不是昆虫,是节肢动物。
大腹园蛛会织大型圆网,以捕飞虫为食。夜间通常盘踞在网的中心。图片由黄鹡鸰老师拍摄
不是所有蜘蛛都结大型网。有些蜘蛛只织小型网,手举网,甚至不结网。不是所有蜘蛛都面目可憎,有些也小小萌萌。实际上看虫看多了,觉得大部分昆虫和节肢动物都挺美,当然,某些个体除外。以上3张图片由黄鹡鸰老师拍摄
今日上图到此为止。因为个人拍摄技术有限,本文大部分夜观物种图片都来自黄鹡鸰老师。今年夏天夜观的收获肯定不止这么多,一是大量图片还未整理鉴别(这个花的功夫绝对比拍摄要多得多),二是每个物种的生境,习性各有不同。作为第一年夜观新手,只能用流水账这么水的方式来呈现。很多物种没出现,不是没看见,是因为没拍好,没鉴定……
回头说夜观。自然真是大宝库。观鸟之后,觉得世界好丰富;夜观之后,觉得微观世界好精彩,世界又丰富了100倍。
昆虫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,已发现超过100万种。
昆虫在生态系中扮演多种角色,像松土及通风、害虫控制、播种或是其他动物的食物来源。虫媒花需要得到昆虫的帮助,才能传播花粉。而蜜蜂采集的蜂蜜,也是人们喜欢的食品之一。昆虫是蜥蜴、青蛙、小型鸟类的重要食物来源。
夏天是昆虫最活跃的季节。而夏天的夜晚更是适合观察各种虫虫和小动物。
其实不用走太远,在你身边就大有可观。
比如初夏的时候,紫叶李的叶子上挂满腮金龟;
比如周围有柳树或榆树的话,你会发现它们渗出的树汁会吸引大量的昆虫,蚂蚁,金龟,锹甲,蝶蛾。
比如很多树上有一个个小蛋壳,那是刺蛾的蛹。刺蛾幼虫孵化后咬开蛹爬出,它们的体色蓝绿相间,非常好看。
……
9月已经开始凉爽,夜幕下的蛙声虫鸣依旧。愿更多小伙伴走近这些喜爱夜间活动的神奇动物们,感受并珍惜城市角落里充满野趣的世界。
最后感谢黄鹡鸰老师的精彩摄影!
感谢姜龙老师带我们走进自然!
姜老师公众号:萤火虫环境保育志愿者小组,有各种自然实践可以参与!